11月24日,《2024中国智能机器人格斗及竞技大赛》决赛在北京理工大学开赛。信息工程学院学子在“仿人体感格斗”赛项中斩获佳绩。
2024中国智能机器人格斗技竞技大赛荣获一等奖
中国智能机器人格斗及竞技大赛自创办以来,切实促进了机器人领域产、学、研、用的有机融合,助力了高校为人工智能、机器人等产业发展培养新工科人才,引导和激励了广大青年学生热爱科学技术、弘扬创新的精神,培养了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善于动手实践及团队协作的青年科技人才。在“仿人体感格斗”赛项中,我校学子研制的机器人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卓越的性能,赢得了评委的高度评价,获得一等奖。我们的团队成员们不仅在技术上追求极致,更在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上展现了非凡的才华。他们的机器人在仿人体感格斗中经过初赛、复赛的遴选,在决赛中一路晋级,展现了出色的应变能力和实际操作效果。
本次比赛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北京市人工智能学会、清华大学海洋工程研究院协办,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产品与产业工作委员会、北京理工大学地面机动装备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工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工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博创尚和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承办。共有来自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湖南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深圳大学等184所高校、1692支队伍报名参赛,经过初赛选拔,共有331支队伍挺进决赛,带着他们的得意之作亮相赛场。本届大赛决赛采用了格斗类赛项线下比赛、其他赛项线上比赛的方式进行。
各个参赛学校上台与主办方及评委老师合影留念
学院高度重视赛事准备工作,今年9月份该赛事启动以来,参赛选手认真筹备,组织专业教师对比赛细节进行反复打磨,并在大赛前成功参加了第七届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北京市赛以及2024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热身,为此次大赛取得优异成绩提供保障。
队长:吴雪娜(左2)、队友:何立源(左1)、陈昱彤(右1)、李润秋(右2)
赛前专心调试参数,力争在比赛时发挥出最强的实力
团队的成绩离不开指导老师陈如琪和王学伟老师的悉心教导和战略指导。陈如琪老师以其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比赛经验,为我们的团队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在赛前的准备阶段,王学伟与队员们一起度过了无数个日夜,从机器人的设计到程序的编写,每一个细节都凝聚了他们的智慧和汗水。
通过此次比赛,同学们进一步夯实了专业基础,提升了综合技能,体现了学院培养学习型、知识型、复合型人才的理念,落实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高量教育发展目标,践行了“提新概念、知行合一、无中生有”竞赛精神。
武术擂台赛赛中对决场面
此次荣获奖项,不仅是对我们学校机器人团队技术实力的认可,也充分展现了我们学校教育哲学和培养方式的成功。我们将持续激励学生投身于科技革新的活动中,致力于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创新思维,旨在为社会培养和贡献更多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创新性人才。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科竞赛为催化剂,推动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学术氛围的建设。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多样化的竞赛,通过竞赛学习新知、在学习中深入思考、在思考中实践操作。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编程技能,也点燃了他们的创新热情和坚定了他们面对挑战时的坚韧不拔。展望未来,信息工程学院的学生将不懈努力,勇攀高峰,解决复杂问题,争取取得更优异的成绩!